Search

以前在學校教書的時候,每天騎車都會經過明湖路的一座小橋,每次經過橋邊向下望去,總看到一條彎彎長長的水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以前在學校教書的時候,每天騎車都會經過明湖路的一座小橋,每次經過橋邊向下望去,總看到一條彎彎長長的水溝,但我從來沒有機會走下去過。
   
一直到2014年,學校與藝術家葉佩如合作一個跨域藝術X社區對話的環境課程─《合流-環境藝術行動》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YeShiRenSheng/videos/851482951627399/
       
直至那時,我才終於知道,原來我天天經過的那一條水溝,竟然是一條溪流,叫做南門溪。我覺得很慚愧,因為我反覆騎經她身上兩千多個日子,我竟然不知道那是一條溪流;第二個慚愧是,為什麼原本該是一條清澈潺潺的小溪,卻被我們人類弄得像一條臭水溝?
    
於是,我們學校的老師們,跟著藝術家來了一趟溯溪之旅。熱愛戶外運動的我,不乏溯溪的經驗;但,這是我第一次穿著雨鞋,踩進髒臭黏滑的"溪流"裡,用自己的腳底以及全身的感官,一步又一步地,去傾聽這一條南門溪,想要告訴我們的故事與心聲。

第一次穿著雨鞋踏進溪流中,在溪中行進的感覺非常地特別。往上溯源時,一直想著:「 到底是什麼東西把溪流染成五顏六色?」沿途看到許多住家接管排放家庭廢水,溪中一直有條狀綠綠黑黑又黏又滑又臭又髒的不知道什麼東西,纏住了我的雨鞋,當下我只有一個念頭:太可怕了!我千萬不能滑倒!😨
         
帶著這樣震撼的經驗回到學校的課程中,許多老師與藝術家們,用各種方式,帶著孩子去感知、關懷我們生活周遭的環境。覺得我們學校的孩子很幸運,這麼小就能在大人的引導下,走入溪流中,去省思、體驗、感察我們與自然環境的關係。

如果今天,我們大人對於周遭環境是盲目或無感的,又怎能帶出關心環境的孩子?
   
#教育是一種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歷程
    
所以我非常欽佩,新竹有一群媽媽們,發起了「 我們要喝乾淨水」的活動,並在今天的清大綠市集旁,召開了記者會。其實,時代力量新竹黨部從聯盟成立初期,就一起簽署了最早的發起連署,也曾邀聯盟成員來舉辦相關座談,深入了解我們新竹的水源與分布,我們內部相關討論也持續在進行著。記得第一次站在翠琴分享的投影片前,看到這些地圖與數據,抱著孩子的我,當下驚訝地說:「原來我們喝的水是這樣來的!?那大家知道嗎?」
  
媽媽們總是能同情共感,這些為了土地、水源、與孩子家人健康奔走的媽媽們,因為有著這樣強大的意志力,才能讓這樣艱難的議題滾動起來,被大眾關注。連我前陣子都常常在媽媽群組、還有以前家長們的私訊中,看到大家不遺餘力地宣導、推動這件事情。
    
褪下候選人的外衣與角色,今天的我,只想回歸單純當個媽媽,牽著孩子來了解我們在新竹所喝的水,一起來參與這一系列的活動。
      
公民行動劇跟水遊戲,好吸引孩子們的目光。也謝謝錦玲姐,《奔流之河》的故事說得發人省思,讓我驚訝的是,這是羅特助第一次可以定下來,完整聽人講完一本好長好長的故事繪本。(媽媽我好感動啊~😂)這是一條河流重生的真實故事,我想到了我們新竹的頭前溪、也想到了那一條幽幽潺潺的南門溪。在這麼這麼多人的關注下,是否能注入,重生的勇氣與靈魂?

俗話說:「飲水要思源」
但如果水源頭是這樣的景況,我們是否能夠團結起來一起改變!只要是影響新竹地方的重要事務,未來我們也都將在議會推動監督。 
       
是的,公民行動需要更多人的支持。
若您願意支持,要求政府清除頭前溪的污染源,請一起加入連署吧!
【我們要喝乾淨水】https://goo.gl/8HYrHF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現任新竹市東區市議員
View all posts